服務項目(詳細模式)
>總類>傳染疾病及毒物
第 3 頁 / 共 29 頁 / 跳至 
 
274

簡介 》











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
(Enteroviruses Infection with Severe Complications)

一、疾病概述(Disease description)
(一)本節所述之腸病毒群為除小兒麻痺病毒以外之其他腸病毒。
(二)腸病毒臨床上可以引起多種疾病,其中很多是無症狀,有些則只有發燒或類似一般感冒症狀,但有些則會出現特殊的臨
床表現,如手足口病(hand-foot-mouth disease)、疱疹性咽峽炎(herpangina)、無菌性腦膜炎、病毒性腦
炎、肢體麻痺症候群、急性出血性結膜炎(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)、嬰兒急性心肌炎及成人心包
膜炎、流行性肌肋痛、急性淋巴結性咽炎(acute lymphonodular pharyngitis)、發燒合併皮疹(febrile
illness with rash)。
(三)疱疹性咽峽炎:由A族克沙奇病毒引起。特徵為突發性發燒、嘔吐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,病程為4∼6天。病例多
數輕微無併發症,少數併發無菌性腦膜炎。
(四)手足口病:為A族克沙奇病毒及腸病毒71型引起,特徵為發燒及身體出現小水泡,主要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,其次為
軟顎、牙齦和嘴唇,四肢則是手掌及腳掌、手指及腳趾。常因口腔潰瘍而無法進食,病程為7∼10天。
(五)嬰兒急性心肌炎及成人心包膜炎:B族克沙奇病毒引起,特徵為突發性呼吸困難、蒼白、發紺、嘔吐。開始可能誤以為
肺炎,接著會又明顯心跳過速,快速演變成心衰竭、休克、甚至死亡,存活孩子會復原得很快。
(六)流行性肌肋痛:B族克沙奇病毒引起,特徵為胸部突發陣發性疼痛且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,合併發燒、頭痛及短暫噁
心、嘔吐和腹瀉,病程約1週。
(七)急性淋巴結性咽炎:由A族克沙奇病毒引起。特徵為發燒、頭痛、喉嚨痛、懸雍垂和後咽壁有明顯白色病灶,持續4∼14
天。
(八)發燒合併皮疹:與各類型克沙奇及伊科病毒都有關,皮疹通常為斑丘疹狀,有些會出現小水泡。
(九)主要腸病毒群出現之臨床症狀見附件。
二、致病原(Infectious agent)
腸病毒屬於小RNA病毒科(Picornaviridae),為一群病毒的總稱,在1997年以前,已知而被分類的腸病毒共有小兒麻
痺病毒(Poliovirus)共3型(1至3型)、克沙奇病毒(Coxsackievirus),含23種A型(A1至A22型,A24型)及6
種B型(B1-B6型)、伊科病毒(Echovirus)共30型(1至33型,但8、10及28型除外)及腸病毒(Enterovirus)
(68型〜)等60餘型,近年來又陸續發現多種型別,依據基因序列分析結果將之重新歸類,分為人類腸病毒A、B、C、D
(Human enterovirus A、B、C、D)型,其中腸病毒71型被歸類於人類腸病毒A型。詳細分類如下表:

種 類 血 清 型
Human enterovirus A
(HEV-A) Coxsackievirus A2~8, 10, 12, 14, 16
Enterovirus 71, 76, 89~92
Human enterovirus B
(HEV-B) Coxsackievirus A9
Coxsackievirus B1~6
Echovirus 1~7, 9, 11~21, 24~27, 29~33
Enterovirus 69, 73~75, 77~88, 93, 97~98, 100~101
Human enterovirus C
(HEV-C) Coxsackievirus A1, 11(15), 13(18), 17, 19~22, 24
Enterovirus 95~96, 99, 102
Poliovirus 1~3
Human enterovirus D
(HEV-D) Enterovirus 68, 70, 94
New(unclassified)

三、流行病學(Epidemiology)
(一) 與小兒麻痺的發生相同,為世界性並具季節性。在溫帶地區常發生在夏季及早秋,在熱帶國家則好發於雨季。
(二) 臺灣病例概況
臺灣於2004、2005及2006年確定病例分別有50、142及11例(共203例),每十萬人口確定病例數為0.22、0.62及
0.05。2004∼2006年確定病例之流行病學分布如下:
1、性別:男性130例(64.0%),女性73例(36.0%),男女性比為1.8:1.0。
2、年齡:1∼4歲(128例)為多,其次為1歲以下(65例)。
3、月份:各月均有病例分布,以5∼7月為多(131例)。
4、地區:臺中縣(32例)為多,其次為臺北縣(29例)。
5、病例聚集:近年來規模較大之聚集感染事件發生於臺北縣汐止市某婦產科診所,計有14名新生兒檢出遭受伊科病毒11型感
染。
6、其他:自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分離出之病毒以Enterovirus 71型為主,計有100例。
四、傳染窩(Reservoir)
腸病毒是獨特的人類病原體,人類是唯一的傳染窩。
五、傳染方式(Mode of transmission)
傳染的途徑為糞-口傳染,上呼吸道、口咽(oropharynx)亦是腸病毒進入的孔道,發病時在喉嚨與腸道、糞便都可檢
出病毒,在發病後的1週內傳染力最







高,其腸道的病毒排出可以持續數週之久。
六、潛伏期(Incubation period)
潛伏期2∼10天,平均3∼5天。
七、病例定義(Case definition)
(一) 臨床病例
具有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峽炎症狀之病例。
(二) 實驗室診斷:經下列之一實驗室診斷確定者
1、病毒分離:以咽喉拭棒或咽喉洗液、糞便或直腸拭棒、脊髓液或水泡內滲出液,用組織或細胞培養來分離病毒,再用標準
血清以中和試驗法測定病毒的種類及型別。
2、血清學檢驗:檢測血清中特異性IgM抗體的產生或急性期與恢復期兩者血清IgG抗體有四倍以上的增加者。
(三)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通報定義
病例須符合下列二項中至少一項:
1、出現典型的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峽炎,或與病例有流行病學上相關的腸病毒感染個案,同時有肌抽躍(myoclonic
jerks)之症狀或併發腦炎、急性肢體麻痺症候群、急性肝炎、心肌炎、心肺衰竭等嚴重病例。
2、出生三個月內嬰兒,出現心肌炎、肝炎、腦炎、血小板下降、多發性器官衰竭等敗血症徵候,並排除細菌等其他常見病原
感染者。
(四)確定病例(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)
符合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條件,且實驗室診斷結果為血清抗體陽性或腸病毒培養陽性者。
(五)疑似腸病毒群聚事件
發生於醫院診所嬰兒室、新生兒病房、托嬰中心、產後護理中心等場所(個案為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高危險群)之重大
聚集事件,須至傳染病通報系統之「症狀監視-腸病毒群聚」進行通報,本局將由防疫醫師協助疫情調查,視需要決定
採檢對象與檢體種類,採取之檢體送本局進行檢驗。
八、檢體採檢送驗事項(Specimens taking and transportation)
(一) 採檢時均需使用由疾病管制局所提供制式規格之採檢器具。
(二) 有關檢體採取送驗及時程注意事項請參閱本局「防疫檢體採檢手冊」或逕洽本局研究檢驗中心。
九、防疫措施(Measures of control)
(一) 預防方法
1、腸病毒感染症並無特效藥,只能採取支持療法。且由於病毒型別很多,無法因得過1次就終身免疫,而且除小兒麻痺病毒
外無疫苗可資使用,又可經由口、飛沫、接觸之途徑傳染,控制不易,因此只能採一般性的事前預防措施。如加強個人衛
生、注意環境衛生、避免接觸感染者、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、於流行期避免出入公共場所等方法,以減少感染之機會。
2、疾病管制局委託地方之檢驗機構負責監測及早期診斷腸病毒疫情,一旦發現病患應即實施住院隔離,住院病人咽喉唾液或
糞便污染的衣物需即時消毒,通常病例發生時接觸者已被感染,因此應早期發現第一病例,以防止流行。
(二) 消毒方法
1、消毒方法的選用
(1)腸病毒對酸及許多化學藥物具抵抗性,如抗微生物製劑、清潔消毒劑及酒精,均無法殺死腸病毒。
(2)醛類、鹵素類消毒劑(如市售含氯漂白水)可使腸病毒失去活性,水中0.3至0.5ppm的餘氯即可使其不活化,而衣物漂
白水(含氯)亦可殺死腸病毒。
(3)腸病毒於室溫可存活數天,4℃可存活數週,冷凍下可存活數月以上,但在50℃以上的環境,很快就會失去活性,所以食
物經過加熱處理,或將內衣褲浸泡熱水,都可減少腸病毒傳播。
(4)乾燥可降低腸病毒在室溫下存活的時間。
(5)紫外線可降低病毒活性。
2、如何泡製消毒水:以泡製200ppm含氯漂白水為例
(1)取巿售家庭用漂白水(濃度一般在6%∼7%)1湯匙(一般喝湯用的湯匙,約15∼20mL)。
(2)加入5公升的自來水中(大寶特瓶每瓶容量1,250mL,4瓶即等於5公升),攪拌均勻即可。
3、環境消毒重點
(1)只需對於常接觸物體表面(門把、課桌椅、餐桌、樓梯扶把)、玩具、遊樂設施、寢具及書本做重點性消毒,不需要大
規模噴藥消毒。
(2)清洗完畢的物體可移至戶外,接受陽光照射,陽光中的紫外線,可降低病毒活性。

附件
腸病毒感染較常見的疾病、臨床症狀及可能病毒型別
常見疾病 臨床症狀 可能病毒型別

疱疹性咽峽炎 突發性發燒、厭食、嘔吐,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;病程4∼6天;多數輕微無併發症,少數併發無菌性腦膜炎。 克沙奇A1-A10、A16、A22型病毒、腸病毒71型手足口病 發燒、手腳、口腔及臀部周圍出現稍微隆起的紅疹,其頂端大多有小水泡,主要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,其次為軟顎、牙齦,四肢則見於手掌、腳掌、手指及腳趾間;病程7∼10天,常因口腔潰瘍而無法進食,有些需要住院給予點滴。 克沙奇A16、A4、A5、A9、A10、B2、B5型病毒,腸病毒71型流行性肌肋痛胸部突發性陣痛,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,合併發燒、頭痛、短暫噁心、嘔吐及腹瀉;病程約7天。 克沙奇B族病毒嬰兒急性心肌炎及成人心包膜炎 發燒、突發性呼吸困難、蒼白、發紺、嘔吐,開始可能誤以為肺炎,接著會有明顯心跳過速,快速演變成心衰竭、休克,甚至死亡,存活的孩子會復原的很快。 克沙奇B族病毒急性淋巴結性咽炎 發燒、頭痛、喉嚨痛,懸雍垂和後咽壁有白色明顯病灶;病程約4∼14天。 克沙奇A10病毒無菌性腦膜炎及腦炎 發燒、噁心、嘔吐、頭痛、頸部僵硬、煩躁
、睡眠不安穩。 克沙奇病毒、小兒麻痺病毒、伊科病毒、腸病毒71型發燒合併皮疹 發燒、皮疹,通常為斑丘疹狀,有些會出
現小水泡。 克沙奇病毒及伊科病毒急性出血性結膜炎 眼睛發紅出血、有異物或疼痛感、畏光、眼皮腫脹、分泌物增加,通常
一眼先發炎,數小時內擴散到另一眼;病程約10天。 腸病毒70型及克沙奇A24病毒







腸病毒群之傳染途徑、診斷、檢驗、防治及處置流程

潛伏期2∼10天
平均3∼5天
常見疾病 病 原 體
臨 床 症 狀
疱疹性咽峽炎
A群克沙奇病毒(type1~10,16,22) 突發性發燒、厭食、嘔吐,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
手足口病 A群克沙奇病毒(typeA16,4,5,9,10)
B群克沙奇病毒(typeB2,5)
腸病毒71型 發燒、有小水泡分布於口腔黏膜,四肢則常見於手掌及腳掌
流行性肌肋痛
B群克沙奇病毒 胸部突發性陣痛、合併發燒、頭痛及噁心、短暫嘔吐及腹瀉
急性心肌炎 B群克沙奇病毒 發燒、突發性呼吸困難、發紺、嘔吐、心跳加速
急性淋巴結性咽炎 A群克沙奇病毒(typeA10) 發燒、頭痛、喉嚨痛、懸雍垂和後咽部有白色明顯病兆
無菌性腦膜炎及腦炎 克沙奇、小兒麻痺及伊科病毒均有可能 發燒、噁心、嘔吐、頭痛、頸部僵硬、煩躁、睡眠不安穩
發燒合併皮疹 克沙奇病毒及伊科病毒 呈現丘疹狀,偶有小水泡
治療:採支持療法
注意營養與水份補充
檢查:1.病毒分離:採取咽喉拭子、糞便或CSF檢體以組織培養分離病毒,確定病原體。
2.血清學檢查:分別採急性期及恢復期血清,測血清中抗體之效價
預防:加強個人及環境衛生、避免接觸感染者、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、於流行期避免出入公共場所等方法,以減少感染之機
會。
防治:1.以定點醫師、重症通報系統與合約實驗室監視系統掌握流行趨勢,加強預防宣導。
2.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依傳染病防治法第39條規定,1週內向主管機關報告(第三類傳染病)。
3.消毒:病患之分泌物及糞污染應即時消毒,病患出院時應施行終期消毒。
4.接觸者:及早期發現病例以防止疫情擴散。

 

備註 》
相關文章取自-疾病管制局

第 3 頁 / 共 29 頁 / 跳至 

好站連結

Address : 新竹市鐵道路二段292巷12號    TEL : (03)5329595    FAX: (03)5334061   E-Mail : deshing.clean@msa.hinet.net
Copyright © 2008 帝欣環保有限公司. All rights reserved. Designed by Kong Design.   count: 867761